智慧工地三年规划发布,青岛建筑工地开启“智造时代”
四足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机器人、放样机器人、5G+AR眼镜巡检交互系统、远程遥控及自动驾驶挖掘机、无人机现场巡检……未来青岛的智慧工地长啥样?这些高大上的“黑科技”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全省“智慧住建”标杆,由“青岛建造”转型升级为“青岛智造”。近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印发并推动部署智慧工地建设三年规划“新蓝图”,标志着该项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三年规划“新蓝图”,从“青岛建造”迈向“青岛智造”
近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制定并印发了《青岛市建筑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按照方案目标,青岛将利用为期三年,通过五个阶段逐步推进工作计划,力争在2023年建成以全市智慧化工地系统集成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化工地管理体系,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促进青岛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成为数字青岛建设的重要板块。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玉勇说,“智慧化工地”建设,作为建筑工程管理领域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建筑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把智慧化工地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青岛建设高品质城市的任务之一,发力打造全省“智慧住建”标杆,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施工管理及监管水平,全力助推建设工程领域由“青岛建造”向“青岛智造”转型升级。
76项要素构建“智慧工地”新标准,分3大等级政策激励
按照方案,青岛市建筑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将采取分级建设、试点推进的形式开展,将的智慧化应用分为包含涉及智慧化平台、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绿色文明施工、施工综合管理、人员管理、BIM技术应用、建筑工业化应用8大类76个分项,同时根据应用使用场景及普及度将各应用项分为“基础项、推广项、提升项”。设置“A级、AA级、AAA级”三个级别的智慧化工地建设标准。
2021年4月-9月为实施方案的试点建设阶段,青岛将在全市打造首批智慧化工地试点项目建设和分级应用、申报认定,推进一批智慧化工地项目试点建设。其中,建筑面积1.5万㎡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优先建设AA级智慧化工地,倡导建设更多内容项、更高级别智慧化工地;建筑面积1.5万㎡(含)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A级智慧化工地,倡导建设AA智慧化工地;鼓励省市级重点项目、大型公用建筑、地标类建筑等具备条件的房屋建筑工程,在确保建设AA级智慧化工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AAA级智慧化工地,并结合项目的特点,引入更具实际功能及意义的智慧化工地应用。
据介绍,对申报智慧化工地且后期保障到位的项目,经认定为A级以上的项目将进行信用考核加分,并作为各级、各类建筑工程创优争先活动参评的重要依据。
机器人“上岗”青岛工地,打造“智慧住建”全省标杆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建筑行业工人年龄断层严重,劳动力短缺,高技术工人一工难求,人工费也逐年上涨。为提升施工效率、节约现场人力,实施方案拟鼓励引入四足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机器人、放样机器人等多种机器人“上岗”青岛工地。
以四足机器人为例,这款机器人仿生设计、身形小巧、动作灵敏,感知丰富。基于先进的控制算法,具有行走、溜步、跳跃、跑动等多种运动模态;自由叠加的智能模块,具备自主定位与导航、实时避障和视觉识别等能力;用户导向的设计理念,新增语音交互、声源定位和安全防撞等功能,给用户更好的交互体验和安全保障。通过机器人上部搭载不同业务模块,可以完成现场各类施工任务,如搭载三维激光扫描仪完成实测实量等工作。
青岛市建筑业协会会长、中青建安集团董事长杨建强认为:“近年来,很多建筑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纷纷探索和尝试智慧化工地建设,但从实际效果看,大多是零散的、不系统,集成度不高,水平不高。单纯依靠市场推动,效果不佳、资源浪费。新公布的实施方案从全市高度,结合实际,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措施可行,必将引发青岛市建筑业科技化革命。”
按照目标,2022年,青岛将以推进施工过程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为手段,促进第五代通信技术(5G)、大数据、智能设备、人工智能等与建筑工程管理进一步融合;2023年,将逐步建成以全市智慧化工地系统集成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化工地管理体系,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一步促进青岛市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成为数字青岛建设的重要板块。
如有资质办理相关需求欢迎联系:186 2831 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