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工建筑工程业绩超额完成,突破多个新业务领域

3月23日晚间,安徽建工(公司代码:600502)发布了2020年财报。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69.72亿元,同比增长20.54%;实现利润总额17.26亿元,同比增长35.64%,实现净利润 12.14 亿元,同比增长 6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6亿元,同比增长36.84%;年末公司总资产1058.07亿元,同比增长17.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1.67亿元,同比增长19.44%,公司运营总体平稳。

克服疫情汛情影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疫情之下,安徽建工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认真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圆满完成“半年双过半、全年夺胜利”任务。据财报信息显示,安徽建工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 20.54%和 60.39%,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增长34.29%,净资产收益率9.01%,同比增加 2.48个百分点;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627.37亿元,同比增长18.64%;房地产实现营业收入 79.22 亿元,同比增长 22.04 %,完成销售额58.38亿元。创优夺杯再获丰收,全年获鲁班奖 1 项、国家优质工程奖 2项、黄山杯 20项、李春奖等行业优质工程奖 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 2 项、华夏建筑科技进步奖 2 项。行业地位持续稳固,连续 12年位列 ENR 中国承包商 80 强和全球承包商 250强。
市场开发成果丰硕,发展空间持续拓展
安徽省内市场继续巩固,中标质量显著提升。安徽水利成功中标32亿元天长高铁核心区建设项目,安徽路桥落地27亿元舒城智慧电子小镇EPC项目,安徽三建中标超高层项目2个。宣泾高速项目成功落地,标志公司进入高速公路投资领域。安徽路桥、路桥集团、安徽路港中标轨道交通项目,实现新的突破。资质范围不断丰富,全年新增各类资质 27项,公司取得矿山、通信、送变电工程等资质,安徽水利完成公路特级资质申报。政企合作走向深入,完成铜陵、淮南、怀宁、舒城、宣城等 8 个合资公司组建,长江建投、怀宁安建、水利郎川、皖东建设顺利运营,累计承接项目 21亿元。省外市场持续拓展,安徽三建、安徽水利联合中标雄安新区 19亿元安置房项目,江苏、浙江、上海合同总额 34亿元,陕西、川渝、新疆、西藏等西部市场合同总额超 50亿元,两广、福建、海南等东南市场新签合同额32 亿元。建材业务加速发展,建立跨 15 省 60 市的网格化服务体系。
新型业务多点突破,三个版块发展提速
装配式建筑加速布局,安徽建科获第二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研究基地,装配式建筑吴山基地仅 8 个月就实现建成投产,安徽水利蚌埠绿色建筑产业园完成一期建设,安徽路桥吴山、芜湖基地获批投建,淮北基地和铜陵基地积极筹备。肥东基地主要经济指标逐年攀升,2020年全年新签合同额22293.06 万元,同比增长 107.17%;实现营收1.93亿元,同比增长13.73%;实现利润总额4399.03万元、净利润3729.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9.20%和57.36%。智能建造水平进一步提升,肥东基地Smart-PC数字化应用软件全面运行,应用于安全、设备、物资及成本管理,实现了构件生产、出货、结算的全过程管理。吴山基地以“数字工厂”为目标,深化应用智能化数字管理系统、下降式养护窑、“安徽一号站”全封闭下沉式搅拌站等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倾力打造了肥东基地的“升级版”。检测版块发展提速,检测二站实现营收3.05亿元,同比增长26%,利润总额5510.86万元,同比增长29%,检测参数增至 3100多项,检测能力稳居全省首位。试验检测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环通检测获批综合甲级资质,检测业务版块高新企业升至3家,甲级资质升至3项。安建建材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4.29%,营业收入增长51.63%,利润总额增长49.75%,新签合同中外部业务占比达68.30%。
自主研发再添硕果,科技创新又创佳绩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3 家、省工程研究中心 1 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 1 个。全年新获发明专利 41 项、实用新型专利 221 项、省部级工法53 个。信息化建设又创佳绩,自主研发在线监管系统,先后获国家软件著作权证书 7 项,发明专利 1 项,省信息化优秀项目 1项,登记科学技术成果 24项,获全国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1 项,可视化调度指挥平台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案例,1人荣获全球科技创新进步奖,税务信息化成果分获中建协及中施协优秀成果案例。
情防控成绩卓著,临危受命不负使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公司迅速应对,闻令而动,及时成立领导机构,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公司上下分工协作、步调一致、联防联控,境内境外职工无一人感染,切实保障了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海外事业部响应号召,发动驻外机构紧急采购医疗物资,克服重重困难运往国内,累计捐赠物资价值 200 余万元,获省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表彰。安徽三建、安建设计临危受命,仅用 12天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巢湖半汤抗疫医养基地建设任务,安徽水利疫情期间组织400余名建设者昼夜鏖战,如期完成蚌埠五院、蚌埠二院应急工程,打造了“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安徽版。安徽三建、海外事业部 2 个集体以及2 名同志受到省国资委表彰,其中安徽三建获全国住建系统和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表彰。
紧握政策发展机遇,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打造千亿安徽建工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建筑业总产值高达 26.3 万亿元,到 2025 年城镇化率预计达到65.5%,建筑业仍处蓬勃发展期。安徽省正大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十四五”将大力开展“新基建+”行动。主动把握建筑行业市场机遇。基建投资仍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目前登记入库的 PPP 项目近 10,000 个、总投资超过 15 万亿元。今年,国家将聚焦“两新一重”和短板弱项,扩大有效投资;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快推进 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我省实施城市更新“八个工程”,建筑业总产值超万亿、增长8%以上。政策暖风频吹之下,企业发展利好可期。
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以初心践行使命。持续完善产业链条。集中资源和力量,做强做优做大主业,协同发展相关业务,增加利润来源、延伸产业链条,升级现有三大主业;加快培育新型业态。推进全产业链绿色行动,努力打造绿色工地、绿色工厂,着力培育绿色产业、生态经济。发展装配式建筑、城市综合开发、新型建材、生态环保等新型业态,打造“战略性”产业;激发企业创新动能。坚持创新是第一动能,全面深化创新型企业建设。推进经营模式创新,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科研成果;切实保障安全发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完善风控体系,加强风控能力建设,夯实风险防控责任,切实保障资金安全。从而帮助企业构建市场开拓新布局,优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创新创造新优势,打造企业管理新水准,共建共享发展新氛围。
在社会责任层面,企业坚持贯彻落实产业与地区共同成长。公司将环境保护作为应尽的社会责任,制定了制定相应的污水、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和资源保护等管理制度,并强化执行落实,做好施工项目的环保工作。公司还致力于加快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将绿色施工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忠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和社会共生共长,积极参与国家精准扶贫工作。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安徽建工将顺应国家政策机遇,积极持续式进行发展战略部署,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如有资质办理相关需求欢迎联系:186 2831 5778